今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以下簡稱“新細則”),新細則抬高了乳粉生產企業的準入門檻,強調企業要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特別是要抓好源頭治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說,其中重要的是要完善許可制度,嚴格許可條件,嚴把許可關口。因此,“我們重新修訂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規定。”
發布會上,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紹了新細則的有關情況,他說道,新細則重點提高了企業質量安全管理、生產設備設施、原輔料把關、生產過程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在原輔料使用環節,新細則要求主要原料為生牛乳的企業,其生牛乳應全部來自企業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主要原料為全脂、脫脂乳粉的企業,應對其原料質量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建立原料供應商審核制度,定期進行審核。
在生產管理方面,新細則要求,生產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生產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新增加了產品配方管理制度、物料儲存和分發制度、信息化管理和產品追溯制度。提出企業須設置獨立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并建立實行企業質量安全授權人制度。
對于安全授權人所要承擔的責任,新細則給予了明確說明,“質量安全授權人承擔產品放行的責任”,要“確保每批已放行的產品的生產、檢驗均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在產品放行前,質量安全授權人必須出具產品放行審核記錄”。
在這次發布的新細則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部分是提出了“實現質量安全追溯,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 姜毓君介紹,新細則要求,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的關鍵工序或關鍵點形成的信息建立電子信息記錄系統。消費者應能夠從企業網站查詢到標簽、外包裝、質量標準、出廠檢驗報告等信息。企業要確保對產品從原料采購到最終產品及產品銷售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新細則更要求企業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妥善處理消費者提出的意見和投訴。
“追溯制度一定要企業來建立,這次在細則當中要求所有的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企業要建立追溯制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說,生產企業的原料及整個生產過程,全部要有完善的記錄,一直到銷售發貨,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可追溯。
以往企業對于乳粉的檢驗只限于包裝好的成品,而這次新細則明確提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檢驗不只是針對成品,還包括原輔料檢測和過程檢驗。”姜毓君表示,產品出廠應全項目逐批自行檢驗,檢驗報告保存3年。
“同時,為了保證一旦出現問題,能夠準確查找原因,規定產品要留樣保存,直到保質期滿。并且要求根據產品的檢驗合格證號,可追溯到相應的出廠檢驗報告。”姜毓君說。
關于這次新細則出臺的宗旨,滕佳材認為,細則出臺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準入門檻,提升國內企業,包括外國在中國建立的合資企業產品質量管理的水平和標準。他相信,新細則的實施會進一步提升消費者購買國產品牌奶粉的信心。
根據新細則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生產許可證更換和再審核工作要在明年5月底完成,屆時,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將可能退出或者轉產。因此,新細則出臺后有多少企業被淘汰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馬純良回應說,這個問題不好預測。
“我們是統一按照這次新細則進行審查和再審核,我們對大企業和小企業全部一視同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審核,只要達到細則要求,都發放生產許可證。”馬純良表示,個別企業暫時達不到細則要求的,允許其停產整改,并且給予兩年的整改時間。“所以有多少家企業退出,到明年5月31日我們完成審核之后,會集中向社會進行公示。”
|